木兰林场轶事:六根原木进京城
在河北省木兰林场的东色树沟,有一片茂密的森林,主要树种为人工落叶松、油松、云杉、樟子松,天然桦树、柞树、山杨、花楸、五角枫等。据当地老人回忆,民国时期,东色树沟全部是大径级原始森林,植被茂盛,野生动物繁多,人迹罕至。1937年的一天,雷声大作,倾盆暴雨足足下了一整天,第二天暴雨刚停,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天际,正正的劈在了东色树沟一棵二十余米的大落叶松上,暴雨后积攒的湿度顷刻间便被蒸发殆尽,树连着灌,灌连着草,霎时间火光冲天,昔日的“原始森林”陷入一片火海。由于东色树沟峰奇峻险,林密山高,人员进入困难,这场山火整整燃烧了一个月,树木全部烧毁。据可靠资料记载,火后残留树根地径达到了0.5-1.2米。现东色树沟马场前山242I林班65、70小班依稀可见枯朽树根。
历史的涡流夹杂着那场似乎还没有燃尽的山火回旋到1913年。那一年,袁世凯在武力打败“二次革命”后,最大的野心就是把自己临时大总统中的“临时”二字去掉,成为名正言顺的中华民国总统。但是,封建旧官僚出身的袁世凯明白,光靠武力难以征服人心,只有利用根深于老百姓心中封建思想才能实现自己的中华民国大总统梦,于是他把目光瞄准了“天安门”。
“天安门”原名承天门,以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后,改称天安门,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至尊的意旨,又寓有“外安内和,长治久安”的含义。高度浓缩了中华古代和现代文明,是无与伦比的政治瞩目与神往。“天安门”作为深入人心的“政治招牌”和权利象征,因为多年战乱和年久失修已经出现损毁,维修天安门成为袁世凯“笼络人心”,站稳至高无上地位的重要一步。
袁世凯为尽快当上正式大总统,极力缩短维修天安门时间,但当时维修天安门需要许多树干通直粗壮的木材,从南方调运木材已经来不及了,后来经过大臣们商议,认为当时木兰秋狝的地方自然环境保存较好,应该存有大径级原木。于是袁世凯派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派遣了一支小分队到河北省承德市木兰围场考察,经过两天的踏查和多方打听,最后终于在木兰林场东色树沟木头筒子附近发现了大径级原木,并选取了10根,沿着伊玛图河运往了京城。由于水路遥远,可操控性差,在运输过程中丢失了4根,剩余的6根用在了天安门的基顶上,终于在袁世凯上任之前维修好了天安门。1913年10月6日,国会正式选举袁世凯为第一任大总统。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当地政府的保护和木兰林场60余年的经营管理,东色树沟已经褪去了当年被大火“折磨”的颓色,特别是近年来,在木兰林场近自然育林理念影响下,现在的东色树沟,森林质量大幅提升,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乔木灌木错落有致,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样板流域”。
东色树沟经营成果只是木兰林场60年来森林经营成果的一个缩影。60年来,木兰林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林木面积从建场之初的30万亩增加到135.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8.8%增加到86.5%,林木蓄积从62万立方米增加到814.4万立方米;宜林荒山全部实现绿化,森林培育向着可持续发展迈进,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持续加强,森林质量得到精准提升。
站在建场60周年的新起点,木兰林场全体干部职工凝心聚力,踔力奋发,正在朝着建设现代化国有林场迈进。我们相信,在木兰林场的精准施策下,像“六根原木”一样的大径级木材会源源不断的被培养出来。(王海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