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的“诗和远方”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奋斗史,既有血雨腥风,也有和风细雨,既有坎坷曲折,也有胜利辉煌,既有痛和凄凉,也有诗和远方。共产党人的诗和远方,引领着共产党人克服一切困难,在黑暗与光明之间投射出万丈霞光,使得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进而决定了中国的诗和远方。
共产党人的诗和远方,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1935年11月,赵一曼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身负重伤不幸被俘,日本军警用几十种酷刑对她进行拷问,她始终坚贞不屈。敌人怕她受刑过重而无法得到重要口供,便将她转送到医院治疗,看护人员被她的英雄壮举所感动,帮她逃离医院。再次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反复折磨,她怒斥道:“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唱着《红旗歌》英勇就义,用年仅31岁的生命表达了共产党员的忠贞品格和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
矢志不渝的革命理想坚如磐石的崇高信仰,支撑起共产党人的诗和远方,这诗和远方一旦形成,便化入骨髓、融入灵魂。
共产党人的诗和远方,就是中国人的诗和远方,寄托着实现民族解放与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景。方志敏被捕入狱后,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健康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中国共产党中有千千万万个方志敏,他们考虑的最多的,不是个人的利益得失和进退去留,而是劳苦大众的自由福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正是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情怀,将个人梦融入家国梦的博大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驱精神,才引领着中国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远方。
共产党人为了信仰的诗和远方,甘愿舍弃自己的诗和远方,甚至是生命,周恩来年少时意气风发,写过《春日偶成》《大江歌罢掉头东》等言志诗篇投身革命后,他的诗篇很少再用文字表达,而是转化为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和夙兴夜寐的工作操劳,为革命、为祖国、为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瞿秋白知识渊博、才华横溢,在政治、哲学、文学、史学及翻译等众多领域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1935年2月被俘后,蒋介石多次派人劝降,许以高官厚禄,都被他断然拒绝,6月18日,翟秋白唱着《国际歌》从容走向罗汉岭刑场,对着刽子手说“此地甚好”后英勇就义。
共产党人的诗和远方,决不是海市蜃楼,也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信仰的灯塔在闪耀,是精神的高地待登攀,是“宇宙的真理”无可辩驳。所以,无数革命先辈心甘情愿为这诗和远方投身革命,甚至抛头颅、洒热血,为真理慷慨赴死。
共产党人的诗和远方,需要一代代共产党人脚踏实地地奋斗。诗和远方的美丽图景不会天然存在,需要一笔一划精雕细琢,需要一代代共产党人克己奉公、前赴后继。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指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夏明翰在就义前的绝笔诗中写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慷慨陈词:“共产党员是永远抓不完,杀不完的!
这种对“继续战斗”、对“后来人”对“杀不完”的深度自信,来源于对共产主义的执着信仰,来源于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信仰和信念的薪火相传,使得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星星之火,到壮大燎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我们党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恽代英、杨靖宇、张思德、王进喜、邓嫁先、任长霞、牛玉儒、杨普洲……也正是有了他们的牺牲奉献和接续奋斗,我们共产党人的闪亮名片才会熠熠生辉。现在,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再接再厉、不懈奋斗,续写好新时代的诗和远方,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前景!
撰稿人:郑翔翔
摄影人:刘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