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宁晋县自媒体协会走进换马店镇万亩智慧农场
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人们总是渴望找到一片宁静而美丽的净土,让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经济网河北工作站站长田建忠,中国网编辑李倩,协会监事长李江远,协会副秘书长李青,协会副会长范泽兵,协会核心毕素臣,王景艳,刘巧敏,曲永辉,邢松,闫璞,王旭光等20余名会员走进换马店镇万亩智慧农场体验一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妙旅程。
初到农场,眼前豁然开朗。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在阳光下泛着金光,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铺设的一张巨幅画卷。远处,几座现代化的农业设施矗立其中,与周围的田园风光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这就是传说中的万亩智慧农场,一个集现代农业科技与自然风光于一体的神奇之地。
走进农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田间地头,农民们正忙着灌溉,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些智能农机的引入,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在换马店镇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人李利征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一座现代化的温室大棚。这座大棚采用了先进的温室环境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并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自动调节环境条件。走进大棚内部,只见一排排整齐的蔬菜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这些蔬菜苗在智能系统的呵护下茁壮成长,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季节。
除了温室大棚,农场还引进了一套智能伸缩灌溉系统。这套系统能够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量自动调节灌溉量,实现了精准灌溉。我们亲眼见证了一名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远程操作灌溉设备的过程,只见水花四溅,滋润着每一寸土地,却丝毫没有浪费一滴水。这种智能化的灌溉方式不仅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还保证了作物的健康生长。
在参观过程中,在换马店镇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人李利征向宁晋县自媒体协会会员介绍我们还了解到了农场采用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农场利用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作为有机肥料,通过发酵处理后再用于农田施肥。这种模式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提高了土壤肥力,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农场还积极引进和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障了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来到农场怎能不品尝一下这里的农产品呢?在中茵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场的技术员:骆飞向会员们介绍蔬菜大棚的情况,智能棚6座,普通暖棚8座,冷棚24座。共计38座,70余亩。我们品尝到了刚刚采摘下来黄瓜。这些农产品口感鲜美、营养丰富,让人回味无穷。技术员:骆飞介绍,这里的农产品全部采用无公害生产方式种植而成,保证了产品的绿色安全和健康品质。
我们的参观活动也即将结束。站在农场的高处放眼望去,只见整个农场被一片金色的晚霞所笼罩,显得格外美丽而宁静。这次探秘万亩智慧农场的旅程虽然短暂但却意义深远。它不仅让我们见证了现代农业科技的神奇魅力,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伟大。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珍惜每一份劳动成果、关爱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个生命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美丽与和谐。( 经济网田建忠、李倩 )